職業病相關訴訟案例類型
根據提供的文檔內容,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的職業病相關訴訟案例主要涵蓋以下幾類爭議:
一、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糾紛
診斷結論爭議
- 勞動者或用人單位對職業病診斷結論不服,申請重新鑒定(如《2019年12月25日并不是啥都可打官司》案例)。
- 典型案例:胡某因再生障礙性貧血未被診斷為職業病,起訴廣東省衛健委要求撤銷鑒定結論,法院裁定不予受理(《2019年12月25日》)。
診斷程序合法性爭議
- 用人單位隱瞞職業病診斷結論或未提供職業史證明,導致勞動者無法及時申報工傷(如《以案說法|職業病涉工傷認定行政訴訟64》)。
二、工傷認定行政訴訟
逾期申報工傷的爭議
- 因用人單位隱瞞診斷結論或勞動者被信訪等程序耽誤,超過1年申報期限未被認定工傷(如《以案說法|職業病涉工傷認定行政訴訟63》)。
- 典型案例:張某某因塵肺病離職后確診,因超過申報期限未被認定工傷,法院判決撤銷人社部門的不予認定決定(《以案說法|職業病涉工傷認定行政訴訟64》)。
勞動關系主體爭議
- 勞動者在多個用人單位接觸危害因素,責任劃分不清(如《1304教訓!這個人得了白血病,工作過的兩個工廠各負責50%》)。
- 典型案例:王維因苯所致白血病去世,法院判決兩家工廠各承擔50%賠償責任(《1304教訓!》)。
三、職業病賠償糾紛
工傷保險待遇外民事賠償
- 勞動者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、殘疾賠償金等超出工傷保險范圍的賠償(如《1305有些人傻乎乎的,以為職業病只有工傷保險賠償》)。
- 典型案例:
- 山東荷澤中院支持職業病病人谷某獲賠73萬元民事賠償(《成功案例|山東荷澤中院維持一審判決》)。
- 南通紡織工甲醇中毒獲賠工傷待遇差額44.4萬元(《新華網:南通紡織工甲醇中毒》)。
一次性補償協議效力爭議
- 勞動者簽署“私了”協議后反悔,法院通常認定協議有效(如《以案說法|職業病涉工傷待遇行政訴訟13》)。
四、勞動關系爭議
離職前職業健康檢查爭議
- 用人單位未安排離崗體檢即解除勞動合同,法院判決勞動關系存續(如《以案說法|職業病涉勞動爭議17》)。
- 典型案例:潘某某疑似職業病期間被騙簽署離職申請,法院認定構成重大誤解,判決恢復勞動關系(《以案說法|職業病涉勞動爭議17》)。
勞務派遣責任劃分
- 用工單位與派遣單位約定職業病免責條款無效,法院判決連帶責任(如《以案說法|職業病相關糾紛7》)。
五、典型職業病類型案例
苯所致白血病
- 多個案例涉及工廠未提供防護措施,法院支持高額賠償(如《珠海某企業輕度苯中毒,二審判決民事賠償106萬元》)。
塵肺病
- 涉及責任主體認定、賠償標準爭議(如《2023年05月31日 壹期塵肺病過世,只賠40萬!》)。
噪聲聾
- 勞動者獲賠近百萬(如《成功案例|職業性噪聲聾七級,二審判賠近百萬!》)。
六、其他爭議
- 用人單位注銷后責任承擔(如《以案說法|職業病涉工傷認定行政訴訟20》)。
- 職業病晉級后續賠償(如《團隊案例|職業病工傷晉級,訴求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差額獲支持》)。
總結
職業病官司的核心爭議點集中于:
- 診斷鑒定程序合法性;
- 工傷認定時效與責任主體;
- 工傷保險與民事賠償的并行主張;
- 勞動關系解除的合規性。
勞動者需注意保留職業史證明、診斷材料,并在法定期限內維權;用人單位則需履行防護義務,避免因程序瑕疵承擔高額賠償。